然而,今年4月11日,财政部公告称,2014年记账式附息(七期)国债于当日完成招标工作,实际发行面值金额207亿元。相比计划发行的280亿元,此次国债发行仅完成了74%的任务。从前买国债可是“一债难求”,今日的国债发行却是遭遇冰霜。如此天壤之别,直观的印象是国债失宠了。
国债往日荣光:用“秒杀”来形容 即便彻夜不眠,也要排队购买国债。第二天银行大门一开,购买国债的市民便一涌而入,争先恐后地冲到了柜台前……这样壮观的景象,在多年前的国债发行日,几乎都要上演一遍。其时,用“秒杀”来形容市民购买国债的热情,一点也不为过。 在十多年前,特别是2000年以前,银行理财产品相对单一,民众投资渠道较少,除了定期存款之外,恐怕最受欢迎的就是国债了。
国债拥有发行网点多、购买方便、可提前兑取等特点,而且收益率相对较高,加上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自然也就受到了市民的青睐。 一位张姓记者回忆说:“在最低气温零下4摄氏度的银行门口,一群裹着大衣的老人一夜不眠,在冷风中排一夜的队,为的就是买到第二天上午开始发行的国债。他们当中最早的头天下午4点就挨门口坐着了,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也有少许替父母排队的年轻人,也有拄着拐杖的老人。为维护次序,他们还制作了排号票,从头天下午就开始在银行门口发号,票号一共做了差不多有200张。”张记者还说,像这样在一家银行门口排上一两百号人等着购买国债的现象,并非只是某一家银行有,而是各个银行都这样。
同样火爆的场面,在2008年也有发生。2008年是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一年,股票、基金、国际大宗商品纷纷在这一年遭遇重创,不但没有了往日的牛气冲天,而且还陷入了泥潭,投资者亏损严重。而作为“理财明星”的国债,顺理成章地成为投资者的抢手货,特别是受一些60岁以上老人的追捧。据人民网当时报道,“2008年第三期200亿元凭证式国债于6月10日开始销售,开售后一小时内就被市民抢购一空。
其中一家银行开门后的半小时内,该支行国债的额度就售罄了,仅有十多位顾客购买到了该期国债。不少半夜就开始排队的购买者只能遗憾离场,没有买到的顾客纷纷感叹国债僧多粥少。” 国债今朝落寞:销售遇冷 今年4月10日新一期国债发行时,甚至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 一位银行理财经理介绍说:“2014年凭证式(一期)国债,全国发行额度总计500亿元。其中3年期国债票面年利率为5%,最大发行额300亿元;5年期国债票面年利率为5.41%,最大发行额200亿元。
3年期的基本上在开卖的第二天能售完,5年期的在开售四五天后仍剩余好几百万。” 从之前的瞬间被“秒杀”,到现在的近一个星期还未卖完,昔日的“金边债券”今日为什么会失宠? 业内人士认为,在互联网各种“宝宝”风行、银行各种短期理财产品狂欢之际,如今国债发行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或许就是它失宠传递出来的信号。 TIPS 中国为什么要购买美国国债 数年来,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
自2008年开始,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到2014年2月,中国所持美国外债的比例达到21.6%,金额达12729万亿美元。然而,中国为什么要购买美国国债?这是一个说几天几夜也回答不清楚的问题,简要而言有以下几点。 其一,美元是世界货币,中国出口的商品都是以美元来结算的。中国储备中有大量的美元,购买美国国债是一种投资动机,且回报率较稳定,毕竟美国是一个经济大国,风险也较小。 其二,出于国家战略考虑。
中国将自身与美国捆绑在一起,虽不知道是否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但至少与美国的命脉扯上了关系,在以后的经济往来中,美国应该不敢那么傲慢了吧? 其三,人民币不断升值,购买美国国债能够规避一些美元资产的贬值风险。其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的是稳定,购买美国国债是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出发,为防范金融风险而准备。 失宠原因一:利率与银行存款相比没多少优势 不够高的收益以及一年期以上的投资期限,是国债面临的最大问题。例如,2014年凭证式(一期)国债3年期年利率为5%,5年期年利率为5.41%,银行定期存款3年期和5年期的年利率分别为4.25%和4.75%,而且自2012年6月7日起,央行规定金融机构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允许存款利率最高可以上浮10%,也就是说,4.25%和4.75%的年利率还没有达到最高值。
将2014年凭证式(一期)国债与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对比之后可以发现,2014年凭证式(一期)国债3年期和5年期比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年利率仅仅高出了0.75%和0.66%,而且这还是在银行存款利率没有上浮的情况下的数字。此外,各银行推出的丰富的理财产品,在收益和期限方面也不亚于国债,致使国债遇冷,黯然失色。 从上面的图表列出的理财产品可以看出,其年化收益率都在5%以上。从上面的图表还可以看出,募集期超过一年时间的没有。这只是工行的部分理财产品,短时间内年化收益率便达到如此,那些平时比国有银行利率更高的商业银行就更不用说了。
想必在国债与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之间,银行推荐的肯定是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吧! 失宠原因二:期限太长没互联网理财产品灵活 在没有更好的理财产品的年代,国债的收益率是非常可观的,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等一些新兴理财渠道的兴起,作为传统理财方式的国债,也逐渐失去了吸引力。 最近风头正劲的各种互联网“宝宝”,就是让国债失宠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众所周知的余额宝。4月18日,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一季报公布,截至2014年3月31日,余额宝规模为5413亿元,成立日至2014年一季度为用户盈利57亿元。
记者查询增利宝7日年化收益率发现,整个4月份在5.373%到5.04%之间,5.04%也是4月最后一日才出现的数据,今年以来都未低于5%,在年初甚至一度逼近7%。面对如此大诱惑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怎能不让老百姓动心? 一位购买余额宝的白领称:“买国债时间拖得太长,如果急需用钱,要取出来很啰嗦的。” 现在市场上一般都是中长期的国债,一年期以下的国债几乎没有。可是,“宝宝”们拥有活期存款的灵活优势,可以随时兑取,又有比国债高的收益率,同时投资门槛又低,适合各类人群,因而在层出不穷的“宝宝”们面前,国债就逊色一筹了。 失宠原因三:持有人群多是老年人 国债主要持有人群是60岁以上的大爷大妈,相对而言比较单一。 国债因为收益稳定,操作简单,所以年长者喜欢。
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宝宝”们抢占了国债的不少市场份额,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年轻人更是主力。截至2月26日,余额宝的用户数已突破8100万,与众多老年人排队买国债相比,余额宝分流的人群无疑是酷爱网购的年轻人。看上去,这与国债的主流人群中老年人没有冲突,但国债能稳住这部分市场就不错了,想占据年轻人这块市场,估计是有一定难度了。原本就四面楚歌的国债,这样一来,持有者的局限性也越来越大了,如何破解这一道难题,也显得尤为重要了。 况且,在记者身边也不乏年长者开始尝试新鲜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毕竟像余额宝这样既便捷、收益又高的肥肉,谁也抵挡不住它的诱惑。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钱荒”也是目前国债失宠的一个原因。“钱荒”让许多银行上浮了存款利率,导致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飙升,投资者倾向于此,如此便卷走了投资者手中不少资金,也就没有太多闲钱购买国债了。
第三方财富公司导航 | |
---|---|
私募公司导航 | |
私募产品导航 | |
私募经理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