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报的数据来看,2014年,宜人贷的主要贷款人是A、B两类用户,信用度较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15年,宜人贷的贷款人的主力军从A类变成了D类,从2014年-2016年,D类用户的的比例分别是0.35%、80.6%、83.8%。这也意味着,在随着宜人贷的不断发展,平台本身或者说投资者已经在无形中承担了可能会血本无归的风险。
涉及到宜人贷本身的借款制度。宜人贷的借款的期限分别是12、24、36、48期。较长的借款周期也使得在短期内看不来平台本身的坏账率到底有多少。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借款给低信用等级用户的负面效应似乎逐渐显露。同时,根据平台的政策,信用等级越低,平均交易费率就越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回款的难度。
在财报披露的模式,宜人贷的收入形式主要以服务费/管理费的形式体现,同时向借款人和出借人收取。对线上借款人,宜人贷在借款达成后,先行收取一笔前期服务费,之后每月收取一定的月度服务费,对线下借款人则是前期一次性收取所有服务费;对出借人,根据利息收入的10%收取管理费。宜人贷作为互联网借贷平台运营商,运营模式应以撮合并收取服务费的方式进行。而由于中国的信用环境和投资环境,宜人贷选取方式是跟类似“砍头息+兜底”的模式相同的模式,风控成功与否取决于“前期服务费”减去“总质保服务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