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相较于公募风险更大,但利益相对也比较多。而很多人一头扎进私募投资市场当中,却没有章法的进行操作着,久而久之就进入到了投资误区当中。那么投资私募基金的误区有哪些呢?
误区一:私募基金的操作风险大
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说到私募基金操作风险,私募和公募的风险是等同的,只是私募在躲避风险上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策略多样化。
有的私募基金会像公募基金一样,选择好的股票买入,那么风险主要就在于股价下跌。有的私募基金可能会做套利,买入一些股票,再做空估值。这样的做法在大盘暴涨的时候收益率会比较低,但在大盘暴跌的时候也有可能获利。有的私募做的东西更灵活,可能不仅有股票多头,还会有商品期货,股指期货,股指期权等。
私募基金会在不同的行情使用不同的策略,比如大牛市下,做股票多头或趋势跟踪就会有比较好的收益,而对冲策略的效果就会不好。但如果在大熊市中,对冲策略有可能仍然可以做到10%甚至20%的收益。
误区二:私募基金的风控能力弱
因私募基金的信息透明度不高,其资金运作和收益状况,不能被社会所认知,从而造成私募基金运作风险大于收益的认识误区。
实际上,私募基金灵活的操作风格,极易调动市场的投资热情,更易产生赚钱效应。像有些明星私募就是高净值的私募产品。
误区三:购买完后交给私募经理就行了
这是最大的一个错误,很多投资者认为买了一个私募产品就不管不问了,直到要清盘的时候才发现覆水难收。
首先你要知道你投资的是一个交易团队,你相信他们大部分的投资判断,但是遇到关键点位时候的判断时刻,你也要跟踪一下净值,关注所投资的私募基金在不同的行情下是否有选择正确的决策。
误区四:行情好时才买入私募基金
股市有云:熊市不买股,牛市白辛苦,牛市不买房,熊市泪汪汪!对于一些股票型策略的私募基金,他们的专业操作策略也适应行情的需要。
所以购买私募基金的最佳的买入时间也是需要遵循股票市场的基本规律,越是下跌的时候我们越要敢于买入,等到行情上了1万点,就想买也买不到了。
误区五:我国政策对私募基金不认可
由于私募基金的特殊性,从成立、管理、到运作。都在地下进行。易让人忽略其有利的一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管,一直以来私募基金作为一个“黑户”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始终处在灰色地带。
私募基金小贴士
私募基金的风险较高,建议没有较为丰厚的基金投资经验不要轻易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