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后,2015年养老保险“亏空”将超过三千亿元。《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为填补养老金缺口、缓解财政补贴压力,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工作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剔除财政补贴后,当期保险费收入与支出相减,“亏空”3024.87亿元,比2014年的收支差1563亿元显著扩大。2013年剔除财政补贴后,“亏空”仅为959亿元。而在2012年,这一指标还为正值:2012年保险费收入15027亿元,本年支出13948亿元,收支相减余额为1079亿元。财政收入增速出现严重下滑,而财政支出特别是社保方面支出却在逐年增加,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国资划拨社保基金是个趋势性的问题。事实上,在全国社保基金成立初期,资金主要来源包括中央财政拨款、国有股减转持、彩票公益金及投资收益等。但随着国企改制接近尾声,国有股减转持这一渠道正在枯竭,社保基金需要拓展新的筹资渠道。对于国资划归社保是否应推进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明确,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现在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方案,不过已经到了必须开展具体行动的阶段了。”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杨良初讲到。具体操作上,是划归资产还是利润,未来会完全根据政策需要。他建议对于结构性转型中产能过剩、面临淘汰的企业资产可以处置、变卖划归社保,“另外可以把一些大央企、垄断企业的利润划一部分过来,国有股上市的时候划一部分股份给社保基金也是可以操作的。不过,划转国有资本的机制可能遭受质疑。有观点认为,国有股转持会造成股市价格变动、影响股民利益。国资委一位人士表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的环境下,中央把稳增长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而划拨国资补充社保很可能会导致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不利于经济的复苏,所以改革方案宁缓勿急。中国经济保持连续20多年的发展,国富而民不强,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经济发展的红利划分给了企业。人民币持续升值,但中国普通人的购买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大幅下降,财富的确聚集乐,但不在老百姓手里。今天我们突然发现,养老保险的时间延长了、金额更贵了、个人所得税更高了、物价更贵了。生不起病、吃不起饭、养不起孩子、买不起房,只能炒个股、理个财避免财富进一步缩水,然而这条消息让我们的心情真的是烂爆了。不理财怎么办,下半辈子还是要过的,指望养老保险指望的上吗?
第三方财富公司导航 | |
---|---|
私募公司导航 | |
私募产品导航 | |
私募经理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