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的答案,比较官方:https://baike.baidu.com/item/股票涨停/3201856
股票涨停是指为了减少股市交易的投机行为,规定每个股票每个交易日的涨跌幅度,达到上涨上限幅度的就叫涨停。就中国股市来说,每个交易日涨跌限幅为10%,达到10%涨幅的就是涨停,当天不能再涨了。对特别处理的ST股票规定只能每天涨5%就涨停。所有的价格升降都是由股票的市场价值(即股票的预期收益和相应的风险)大小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在中国A股市场,均设有涨幅和跌幅的限制,他们都是10%的限制,即所谓的涨停和跌停,10%的涨幅是针对上一交易日股价而言的,即今天这支股票股价涨到10%股价就不会再涨了,被限制了。但是它不影响买卖,但是一旦达到涨停且买盘封单量很大,是很难买到的。因为这时股价较高,卖的人很少,大家都不愿意卖。还有涨停和跌停适用中国所有A股,另外第一次上市交易股票当天没有涨停限制,第二天才有限制,股市中的权证也没有涨停和跌停限制。在技术分析中,涨停和跌停是一种乐观或悲观的极端情绪反映,往往会使技术指标失真,因此在研判市场波动趋势时,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股票涨停是指为了减少股市交易的投机行为,规定每个股票每个交易日的涨跌幅度,达到上涨上限幅度的就叫涨停。就中国股市来说,每个交易日涨跌限幅为10%,达到10%涨幅的就是涨停,当天不能再涨了。对特别处理的ST股票规定只能每天涨5%就涨停。所有的价格升降都是由股票的市场价值(即股票的预期收益和相应的风险)大小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涨跌停板制度源于国外早期证券市场,是证券市场中为了防止交易价格的暴涨暴跌,抑制过度投机现象,对每只证券当天价格的涨跌幅度予以适当限制的一种交易制度,即规定交易价格在一个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动幅度为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下百分之几,超过后停止交易。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的涨跌停板制度是1996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12月26日开始实施的,旨在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保持市场稳定,进一步推进市场的规范化。制度规定,除上市首日之外,股票(含A、B股)、基金类证券在一个交易日内的交易价格相对上一交易日收市价格的涨跌幅度不得超过10%,超过涨跌限价的委托为无效委托。[1]我国的涨跌停板制度与国外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股价达到涨跌停板后,不是完全停止交易,在涨跌停价位或之内价格的交易仍可继续进行,直到当日收市为止。涨停原因也有很多。
涨跌停板制度源于国外早期证券市场,是证券市场上为了防止交易价格的暴涨暴跌,抑制过度投机现象,对每只证券当天价格的涨跌幅度予以适当限制的一种交易制度,即规定交易价格在一个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动幅度为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下百分之几,超过后停止交易。
涨停的定位是今日股价比上次涨10%(左右,因为小数点取舍的时候回有0.0几的误差),第二,股票涨跌是取决于买卖的供需关系,当买的人比卖的需求大,就会推动价格一直推高,当价格达到当日设定的最高值时就是涨停,涨停能否保持住看涨停的买单是否足够,不过这是卖出的非常多,比买单多,那么成交后价格就会降下来,俗称开板
股票涨跌每天都有幅度限制,为10%,超过这个幅度股票就会涨停,当日就不会再涨了!是指股票价格上涨达到规定的上限。有限制涨停的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ST股票,上涨5%为涨停2、普通股,上涨10%为涨停3、新股首日上市,上涨44%为涨停。由于股价不可能正好为整,有时会有上下误差,比如5.01%,9.99%等。
跌停是指证券交易所给股票规定的每天都有一个跌幅的限度,即股票如果跌到最大的限度的-10%(或者-5%),就叫做跌停
股票涨停就是表示今天这只股票赚很多钱了,就是一天中的最高价
中国股市来说,每个交易日涨跌限幅为10%,达到10%涨幅的就是涨停,当天不能再涨了。股票涨停是指为了减少股市交易的投机行为,规定每个股票每个交易日的涨跌幅度,达到上涨上限幅度的就叫涨停。
政策原因:政策是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根据政治路线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条件制定的一切实际行动的准则。经济金融政策则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金融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经济金融的措施的总称。经济金融政策的变化对国家的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些直接关系社会资源配置的政策,对经济金融局部变化的影响更为明显突出。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对经济金融政策的反映非常灵敏、快捷,有时常常会提前做出敏锐甚至是过度的反映。经济金融政策则对股市有生死攸关的作用,对股票价格的走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业绩的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要生存,必须有业绩。没有业绩的公司,是不可能在市场上立足的,即使是以一些特别的方式强行运作,也绝对不会长久。因为没有业绩的公司,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上市公司的业绩,上市公司相对来讲是公司中的佼佼者,它们的上市首先是依赖于业绩的优良。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之所以能进行交易,就是因为,股票是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价值体现,业绩就是股票的价值所在,也是股票价格的物质基础。所以上市公司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股票的市场交易价格。一般地讲,业绩好的上市公司,其股票的交易价格会高于业绩差的上市公司。尽管有时在股票市场上股票的交易价格会偏离其价值运行,出现业绩差的股票价格高于业绩相对优良的股票的现象,但这只是暂时现象,生命力绝对不会太长。这几年股评界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褒奖业绩,大讲特讲业绩对股价的意义,但深沪股市却一直没有走出像样子的业绩浪。相反一些亏损股,ST股却常常走出令人惊奇的升势。但经过细致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些走势良好的个股,其借口也罢、铺垫也罢,还是依据着上市公司的业绩,只不过是把现实业绩,换成了预期业绩,预期业绩会有大幅度的提高等。因此不论就长远而言,还是对现实而言,或者对个股而言业绩对股价的保证和支撑是不容忽视的。上市公司业绩全面提高,股票市场的价格中枢就会提高,相反则会降低。正常情况下,业绩作为股票价格变动的内在因素,它的提高必然会引起股价上涨甚至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