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开聊:策略在资产配置中到底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开聊.听财富】
大家好,我是杨龙,欢迎继续收听《杨龙的资产配置学》。
前面几次课程之后,这一次我希望跟大家分享关于策略方面的一些看法,所谓策略我们可以这样打个比方,如果把之前我们讲的宏观比喻成客观的数据以及事实等,那么策略就是根据这些宏观数据所得出的一些解决方案以及资产规划,那策略在里面担任着两个重要的角色。
其中第一策略是担任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策略其实就是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解释其中内在的逻辑以及原因。第二策略具有一个连接性的作用,就是把抽象的原始的数据可以变成让各位投资者更加鲜活的一种具体内容,那么接下来我给大家打一个比方,这个宏观策略和产品的关系,打个比喻咱去医院看病基本的流程应该是到了大夫诊所那里之后,医生会让你检查身体做诊断做报告,收集了一些数据,收集完了数据之后他才会根据您的情况做定性,给出解决方案以及治疗方案。在这个过程之中客观的检查、客观的诊断、望闻问切这些其实就是数据采集,也就是我们上一堂课讲的所谓的宏观数据,那么根据数据所总结出来给病人的定性就是诊断说你是什么病,得出治疗方案。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叫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叫做策略,那如果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和实际投资中,那我们怎么来体现?
我再打一个比方,例如以最近的一个经济数据为主,咱都知道在目前当下的GDP增速是接近在6.5%左右上下,CPI也是处于一个温和上涨的过程,Mtwo也下降了11~12%区间,那么这些所有的客观的数据就是我们上一堂课讲的叫宏观,紧接着政策的导向另供给侧改革深化、去产能深化导致许多的过剩产能,比如关于煤炭能源都逐步的关闭,小厂陆续倒闭,大厂集中度越来越高,形成了强者恒强的局面。上市公司由于基本上都是强者企业,所以在这一轮去产能中不仅幸存下来了,反而越做越大,这个现象也是统筹宏观。
在基于这些宏观的大前提之下,那我们得出了一个什么策略的结论,就是策略在其中就解释了,在宏观去产能之下剩下的上市公司的企业之中会越做越强,这个就是从宏观数据里面抽象出来对应的策略,那也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给投资者指明一条路可以择时布局,具有价值的关于煤炭、有色、化工能源等方面的一些布局,那从这个比较具体的例子里面可以看出来当我们了解了宏观数据的时候就是也是刚才讲的GDP、CPI政策的方向这些基础条件之后我们需要有推导演绎的过程。在这个推导演绎过程之中就是我们所谓的投资策略根据不同的宏观数据得出不同的投资策略,最终落地成不同的投资方案,以最后来落定成为投资者的收益。
我再打一个鲜活的比方,回到刚才例子,就像我们去医院看病一样,假设医生只让你做客观的检查和诊断和报告等。只给你的宏观的数据却不给你解释你的病理、你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案。那你心里会有什么样的体会,你会觉得这个医生是可能对我不负责甚至是医生很马虎。同理,当我们的投资者做投资决策的时候,我们也需要秉着一颗将心比心的态度,我们既要跟投资者解释关于宏观方向的一些解释,也就是所谓的诊断数据等等,那我们也会根据这诊断数据给客户解释其中的逻辑原因以及对应的治疗方案也就是我们讲的策略。所以说宏观策略这两个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缺一不可,互相辅助。
最后我们做一个将心比心的比喻就是咱们说的咱们去医院不仅希望医生能给我们做严肃认真的正规化的诊断和检查,也希望医生能够根据检查提出用心的治疗方案和解决方法,以及最后开出对应的医药和产品。这一条服务都是一脉相承的,那么应用在投资中也希望广大投资者理解,这也是我们平时工作的具体的一个标准和内容,我们也是希望从宏观数据来出发,再根据策略方式给投资者制定现实的投资方案,最后才落地成投资者能够投资的产品,这一脉相承服务其实跟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看病是非常相似的,最后有个小心愿就是希望我这一堂课的内容不仅能让大家在宏观策略上面有点启发,也希望大家在对待我们日常生活中医患关系时,多一些理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