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理财的优势是风险低,收益高,因此票据理财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青睐,但是2016年是票据理财风波频发的一年,继中信银行9亿元票据、农业银行39亿元票据窝案无法兑付之后,天津银行又爆出7.86亿元票据事件,接连出现的票据案,引发了市场的震动。
很多人看到票据理财的风险频发,心中第一疑问就是票据理财还安全吗?购买此类票据理财产品,投资者需警惕哪些风险呢?
其实本身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较小,银行的票据窝案频发,主要还是银行内部员工违规操作、利用银行的监管漏洞造成的,不论是农行、还是中信,都是有银行内部人员参与的。
对于是否选择互联网票据理财产品,不必惊弓之鸟,也不要以为标注银行承兑字样,就认为没有风险,银行票据窝案频发,互联网票据理财就都不安全了。但是,票据理财的操作风险还是很大的,所以投资时自己心里要明白其风险在哪里。
投资者要注意识别‘真假票’,比如假票、‘克隆票’以及恶意挂失止付。有相关人士分析认为,如果票据没有相应的增值税发票或者真实的贸易背景等,可能面临银行拒绝承兑风险;而且,投资者应尽可能选择投资银行承兑汇票的理财产品。
其次,投资者还要注意平台平台的合作机构资质问题,以及是否有违规操作。“平台收到借款人的质押票据并验票后,应将票据托管在银行或第三方机构。如果票据直接留存在平台,则存在一票多卖风险。”相关行业研究员解释说,平台合作的担保机构背景同样不可忽视,“如果付款方无法按时足额兑付票面金额,同时担保机构可能会发生被依法撤销、破产或其他导致无法履行代偿责任的情形。”
面对风险,投资人该如何有效规避?其实,投资人要重点关注理财产品背后的信息披露是否完整,比如资金流向是什么、是否有银行托管的清单、票面要素信息是否完整等。票据都有汇票号,可以凭此去承兑行确认,因为这个编号是唯一的。通过这些可判定票据的真实性。
要警惕超高收益率的产品。很多发布的平台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销这类理财产品,会以超高的收益率吸引投资者,但这种超高的收益率有可能平台利用质押的票据进行其他的投资,这样的话,一方面一旦票据发行平台出现资金周转问题,就会导致难以偿还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另一方面这种高的补贴不可能持续。因此,切莫被高收益诱惑,一定要注意投资风险。
由于目前信披和监管制度暂不健全,票据理财投资全靠平台自身信用来保障。从防范风险角度出发,超过15%的高收益率票据理财产品,需要谨慎对待。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需要选择信誉度高的合作机构,比如部分背靠大国企大银行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