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三板私募基金净值并不理想,新三板私募基金的投资风险主要体现在机会成本、总体方差、时间方差这三个方面。
新三板私募整体跑不赢A股。在2015年私募大举进军新三板后,这些投资于新三板概念的私募基金收益率状况普遍不太乐观。目前新三板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私募基金处于亏损状态,或者保持空仓运营。据choice提供的部分新三板私募样本数据来看,一年内平均收益率的算术平均以及中位数都明显较低,仅分别为6.59%、4.00%,而股票型私募基金则分别达到了8.01%和6.68%。新三板市场的收益情况明显低于股票市场的整体收益情况,资本的逐利性无疑会让新三板潜在投资者转投A股的怀抱。
投资者冰火两重天。对新三板投资者而言,投资收益在项目之间、在机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私募排排网公布的2016年一季度新三板私募基金排名数据看,一季度最赚钱的汇富新三板1号收益率高达49.5%,但180只私募产品中大部分处于盈亏平衡(-5%~5%)之间,30%左右的私募产品收益录得负收益。这一方面与机构投资者多参与新三板定增投资有关,一级市场定价在透明度、公开性方面就难以与二级市场相媲美,从而增加了不同投资者的项目甄选成本;另一方面也与市场本身的年轻化有关,上至监管制度规则、下至投资者偏好都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势必带来投资收益的分化和不稳定性。
15年三、四季度成立的私募基金平均净值跌破1。新三板机构投资者身上具有强烈的“宿命感”,其私募基金产品净值很多要“靠天吃饭”,市场好坏能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私募基金投资人的产品净值。从不同时期成立私募基金的单位净值来看,2015年2季度以前成立的新三板私募基金单位净值都在1以上,特别是1季度成立的私募基金,平均净值高达2.17元。但2015年3、4季度及其之后成立的基金单位净值较低,平均基金单位净值不到1.000元。据估计,目前市场上净值在1.000元以下的私募基金应该超过半数。新三板私募基金的这种“靠天吃饭”,与主板A股基金业绩表现也要受到市场大行情影响不同,前者的主观能动性更为薄弱。这与新三板流动性不足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没有足够的交易对手,私募基金在二级市场退出环节上往往处于尴尬的位置——买则大涨,卖则大跌,因而仓位被动“锁定”。
第三方财富公司导航 | |
---|---|
私募公司导航 | |
私募产品导航 | |
私募经理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