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根紧缩是什么意思?银根指的是市场上货币周转流通的情况,也称为货币资金的供应情况。现在,银根用来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市场上借钱的人多,但出借的人少,也就是市场上资金的需求量,大于资金的供给量,这叫做银根紧。反过来,市场上出借资金的多,但是借钱的人少,也就是市场资金的需求量,小于资金的供给量,这叫银根松。
一、银根紧缩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
比如在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时候,一般就会采取紧缩银根的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二,提高央行基准利率;三,调高再贴现率;四,买卖国债或外汇。
存款准备金。你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成押金,它是用来保证支付的。各个银行都要上交央行一部分押金,如果某个银行,把所有的钱都做为贷款放出去了,突然某天广大储户来集中提现,那它就没钱兑现了,存款准备金就是为了保证广大储户的利益而准备的,当然也有其它作用。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来简单说明一下:
张三每个月的工资是1万元,发了工资后,他要拿出6000元交给自己的老婆保管,剩下4000元是他的零花钱,这4000元里面也包括他两个孩子的零花钱。
交给老婆的这6000元就可以理解为存款准备金,当发生急用钱的情况时,存款准备金就派上用场了,比如大病、买房等等。
在某一天,老婆发现,张三儿和两个孩子花钱都大手大脚的,经常买好多东西,她突然意识到,给他们的零花钱可能太多了,她就要求老公以后每个月的工资上交8000,剩下2000才是他和孩子的零花钱。
让张三从每月工资里多上缴2000块钱,可以理解为银根紧缩政策。
比如张三的两个孩子,以前每人每月能拿到500元零花钱,自从老婆实施银根紧缩政策后,张三的零花钱变少了,给两个孩子的零花钱每人每月只有200元,甚至会区别对待,比如给其中一个孩子300元,给另外一个孩子一百元。
商业银行交给央行的钱多了,投放到市场上的钱就会变少,对企业来说,获得的贷款也会变少。
央行基准利率。这个好理解,他是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人们会根据银行给出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来决定是将钱存在银行吃利息,还是用来投资,这也会影响到市场上货币的流通。
还接上面的例子,张三对孩子们说,你们别把钱放储蓄罐了,存到我这里,存100块钱,我每个月给你们3块钱利息,30天后,你们就可以拿到103元。孩子们觉得不错,就都把钱存到爸爸这里。存钱的人多了,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会减少,反之,利息低就会刺激投资和消费。
贷款利率高,企业会少贷或不贷,利率低,企业会多贷,或贷款企业数量增加。央行通过利率的调整可以影响到市场上的货币流通情况。
再贴现率。简单来理解,贴现就是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再贴现,就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
当商业银行的钱不够,他会向其他银行去拆借,拆借不来或拆借到的钱不够的时候,他会向中央银行去贷款。中央银行不会白给贷款,商业银行需要有抵押物,而且中央银行还会设置一定的利率,再贴现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抵押贷款。
央行制定的再贴现率高,商业银行的贷款意愿就不是那么强烈,市场上的货币流通会减少,反之会增加。
这几种都是人民银行调整货币政策常用的工具,央行可能只用一种,也可能出台多种政策。
二、银根紧缩对企业的影响
当实施银根紧缩政策时,企业的贷款难度会加大,贷款利率会提高,甚至贷不到钱,企业就要注意自己的现金流了。
现在很多企业的资金状况都不够好,尽量减少负债,收拢欠款,保持正现金流。如果有客户催款,能还就还了,虽然从去杠杆过渡到稳杠杆了,但紧日子还会持续下去,互相理解吧!
在银根紧缩时,企业持有现金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