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六、
深圳同盈基金:
短期高息引诱投资者跟华大基因攀关系
基金业协会表示,有的机构虽以私募基金管理人名义登记,但其业务活动长期游离在监管之外,发行的产品不向协会备案或仅个别备案,有的“1万”、“5万”、“10万”起投,以短期、高息利诱社会公众投资,比如深圳同盈股权投资基金和青岛力鼎投资。
同盈基金从去年8月初开始,相继被重庆、江苏、深圳等地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该公司董事长谢争江及相关高管亦被采取强制措施。
据了解,同盈基金向大量非合格投资者推销未经备案的基金产品,且承诺保本及高达16%~18%的年收益率、疯狂吸金超过3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盈基金的产品总能和上市公司攀上“亲戚”,比如,谢争江控制的“新疆华大(谷业科技有限公司)”愣是与华大基因扯上“股东”关系,锦江股份旗下的铂涛集团也被同盈基金拉进了“朋友圈”。
深圳证监局今年1月公告,已查明该公司的“金砖股权基金”等诸多产品均未通过备案,同时同盈部分私募基金的部分投资者对单只基金的投资金额低于100万。证监局核查发现同盈存在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已将相关线索移交深圳市经济犯罪侦查局。
基金君点评:同盈基金凭着跟上市公司攀关系,甚至带着投资者参观华大基因总部等,取得投资者信任,但背后产品备案未通过、降低投资门槛、承诺保本等行为都违反了私募的法律法规,这种短期的高息陷阱引诱,投资者需要提高警惕。
七、
昌龙运通:
非法发售“原始股”并承诺回购
基金业协会表示,有的非法发售“原始股”并承诺回购,比如昌龙运通(北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有的通过微信、电话等推荐股票、期货投资,这些业务实质属于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昌龙运通曾经在媒体报道中,鼓吹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2015年其辅导的红杉药业在美国上市。
昌龙运通的董事长是朱孟银,他还是武汉昌龙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2016年连续亏损的新三板挂牌公司ST中试,被武汉昌龙光电以11.84万元的价格收购,持股35.64%,ST中试实际控制人也因此变更为朱孟银。
然而,到了2017年8月8日,ST中试发布主办券商中泰证券关于实控人、董事长、董秘朱孟银失联的风险提示公告。此前,ST中试因三起涉诉案件还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基金君点评:这家私募利用各种上市公司的梦,弄晕了投资者。比如其托管的私募产品“山西红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居然还跟美国上市扯上关系,还有通过受让新三板公司股权,成为实控人,但随后却发生了失联等各种情况。投资者需要注意并非所谓的上市就能带来股价暴增,一夜暴富。
八、
中源诚信:未来城资管计划到期无法兑付
近2亿元募资款不知所踪
基金业协会表示,有的机构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对相关负责人采取强制措施,比如中源诚信(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源诚信之事在去年引起媒体巨大关注,该公司因为“未来城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到期无法向持有人兑付,近2亿元的募集资金不知所踪。
去年3月初有投资者发现,2016年2月5日购买的未来城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并没有按期兑付,经过打听才知道管理人中源诚信相关负责人已经处于失联状态。据了解,该资管计划募资规模3亿,但现在到期未兑付的资金有1.9亿,约有19名持有人投资到期未兑付。
找不到中源诚信的人,投资者找到项目融资方新鑫地产,但该公司却否认收到融资款。但是《融资服务协议》、抵押合同、承诺担保书、标的资产收益权转让合同等资料上面都加盖了中源诚信和新鑫房地产的公章和法人代表的印章。据了解,中源诚信管理人已被警方拘留,公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基金君点评:中源诚信曾在其官网宣传“未来城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预期收益、建设主体、央企上市公司保障等信息,也是拿各种权威做征信、给投资者编制美好收益梦想的典型案例。但一旦事发后相关公司却否认收到融资款,也是十分奇葩。
九、
中农高科:卷入京金联非法集资风波
兼营P2P引发兑付风险
基金业协会表示,有的兼营P2P等非私募基金业务引发兑付风险,比如中农高科(湖北)科技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中农高科的事情还要从京金联非法集资事件说起,2016年王宝强主演的电影《大闹天竺》,联合出品方之一的上海盟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被媒体报道称其参与了在京金联平台上发布理财产品“娱乐宝1号”,而该产品目前已经无法兑付。虽然之后以“大闹天竺”为名的微博号发声否认,但经媒体报道后,京金联开始成为舆论的焦点。
公开资料显示,京金联这家P2P平台,其运营主体为京金联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武汉,是由中农科产业发展基金设在湖北省管理平台——中农高科(湖北)科技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在对外宣传中,京金联多次重点强调了其“国资背景”。
2016年9月,京金联被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中南路街派出所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据长沙打非专线发布的消息称,京金联及其在11个城市设立的分公司,自2015年8月以来,利用虚募、超募、自募等方式包装借款项目和基金,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非法募集2.5万余人的资金28.41亿元,投资人分布于31个省(区、市)。
基金君点评:这家平台可谓套路满满,所谓的中农高科实则是“伪国资”,同时拿影视名人的电影忽悠投资者,此外还以第三方支付升级为理由蒙蔽员工。2017年证监会通报私募基金专项检查执法情况,卷入京金联非法集资风波的中农高科就在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的名单里面。
十、
盛云穆迪基金:
假借知名金融机构之名卖产品
基金业协会表示,有的机构假称资金在知名金融机构托管,实际并未托管,罔顾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比如重庆盛云穆迪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据媒体报道,去年有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帖投诉,盛云穆迪基金公司通过某知名保险公司业务员销售理财产品,一些投保人在不知道企业经营状况下签订了合同,一年后却遭遇无法兑付、血本无归的境地。
目前该公司已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此前备案信息显示,盛云穆迪基金旗下三位高管均没有基金从业资格。工商信息也显示,盛云穆迪基金已经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基金君点评:“假借”银行、保险工作人员之手卖产品,打着大型金融机构的旗号,更容易让投资者信以为真,这些问题私募的套路令人防不胜防,投资者需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