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畸涨的时代,住房公积金这个是低利率购房工具显然已经“OUT”了。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因住房公积金资金的持续“饥渴”,近期包括金华、东莞、北京、西安、泰州、苏州等多个地区已陆续收紧公积金贷款,或者是延长办理周期。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去年下半年以来,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的职工大幅增加。今年上半年,该市共归集公积金12.3亿元,但发放贷款13.6亿元,另有约2.7亿元贷款待发放。
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景忠承认,当地公积金资金已经相当紧张,出现收支倒挂的现象。“收支倒挂,简单地说,就是收进来的钱没有放出去的多。”景忠表示,目前该市住房公积金资金相当紧张,甚至一度出现申请贷款职工按序排队等候放贷的现象。除了泰州出现收支倒挂的现象,宁波、上海、温州等地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放贷规模大幅攀升,额度吃紧。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数据显示,上半年温州共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33.52亿元,已超过2012年全年公积金贷款总额。 郑州市上半年共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9亿元,同比增长100%。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布的《上海市住房公积金运行分析报告》亦显示,1~6月,上海发放住房公积金个贷金额333.80亿元,同比增长115.31%;发放户数8.65万户,同比增长95.70%。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缓解住房公积金金额“捉襟见肘”的境况,从今年年初开始,多地开始陆续出招,在政策层面上发力,期望缓解额度吃紧的局面。在西安等地,住房公积金贷款门槛也开始提高、时间拉长,审批通过率降低。对此,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主要是因为上半年西安楼市热销,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客户多了,所以做了适当调整和控制。而在杭州、徐州等地,更是宣布推出个人住房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业务,借用商业银行资金支持自住需求的办法来缓解公积金贷款猛增的压力。 对于各地出现的住房公积金收支倒挂现象,有专家指出,我国公积金尚未建立存贷比率、稳定有效的公积金保值增值投资渠道等机制,公积金超量发放、难以正常增值。
目前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公积金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公积金资金存量情况来放贷,立即控制贷款盲目扩张和发放。 专家指出,公积金是低利率购房工具,4.5%的基准利率相当于商业贷款的7折左右,在现在看来利息甚至低于银行保本理财或者3年期以上定存。所以在市场升温的情况下公积金使用量非常大。而利用公积金贷款后,大部分购房者还会支取公积金存款,导致公积金消耗严重。
第三方财富公司导航 | |
---|---|
私募公司导航 | |
私募产品导航 | |
私募经理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