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不能保本了,你的钱将发生巨大变化!
日期:2018-07-12 来源 :网络
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

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

 

规模达百万亿元的资管行业将迎来新“游戏规则”。有人开玩笑,这个意见稿一出,很多业内人士都准备回家种地带娃了,当然这个是调侃,但这份即将正式颁布的新政可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将对国内资管行业进行史无前例地全面统一规范,资管行业将翻开新的一页。

 

自然也会和我们的理财行为息息相关。

 

看似“高大上”,但与投资者密切相关

《意见》总共有29条,总体来看,这个资管新政主要包括了这么几个方面:打破刚性兑付、禁止资金池业务降低期限错配风险、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统一杠杆要求禁止资金空转等。应该说,这个新政的主要目的,还是严控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

 

而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就是打破刚性兑付。

 

什么是刚性兑付?简单来说,就是金融机构对投资人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要“兜底”、垫付资金,这也是过去行业的通行规则。

 

如今要被打破。

打破刚兑,短期冲击长期规范

一直以来,银行理财由于刚性兑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它的利率成为了社会的无风险利率。另一方面,理财产品抬升了银行的成本,使得金融机构层层加杠杆,整体风险加大。

 

一旦金融机构资金池出现问题,无法垫付,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群体性事件。由此引发“理财、投资一出事,就找政府闹事”的现象。这不仅扰乱市场纪律,加剧道德风险,更会牵扯大量的行政和社会成本。

 

打破刚兑两手抓:

 

一方面,提出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

 

怎么理解呢?就是不再给理财产品定预期收益率,也不保证客户的收益,而是像基金那样按净值申购、赎回。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年初买的净值1.05的产品,年底可能变为1.02,他需要自己承担损失。说白了,就是打破刚性兑付的另一种说法。

 

另一方面对刚性兑付行为进行界定,并加强惩处。从法律、制度上规范,并设定惩罚措施,无疑显示了监管机构的决心。

 

这次提出打破刚性兑付,就是去杠杆,减小金融机构风险,而在投资出现问题时,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买理财可能会减少,反而去存款,买债券,或者是买保险。

银行理财,会碰到这些问题

 

大家知道,要真正了解一件事,不只能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

 

要知道打破刚兑后如何理财,首先我们要把为什么打破刚兑这个问题搞清楚。

 

在整个理财市场,银行理财的规模最大,问题也最多:刚性兑付、杠杆、资金池还有多层嵌套等等。

 

刚性兑付,是老调重提的问题,意思是指对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的承若,在达不到要求时,有人会进行兜底垫付。

 

这是行业的潜规则,特别是银行,本身不具备专业的资管能力,在收益方面没有优势。

 

唯一的优势,就是作为资金中介拥有巨量的存量资金,通过保本保收益的方法吸引资金。

 

在盛世太平的时候,违约只是小概率事件,银行承受得了。

 

但是,放在现在,连国企都可以违约了,打破刚兑就成了最紧迫的事,为了给银行一个减压器,防止更大范围的违约。

 

像现在29万亿规模的银行理财,要是亏了10%,如果都要兜底,这个数额就高达2.9万亿,要挤爆多少个中小银行啊。

 

当然了,银行的问题不只是刚性兑付,更重要的是杠杆和多层嵌套的问题。

 

杠杆对于银行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原本就是一个资金中介,所有钱都会经过银行流转。

 

比如说,银行把钱贷出去后,手上没钱怎么办,就把这笔应收贷款打包成一个理财产品,出售回笼资金继续投资,从而形成杠杆。

 

因为贷款利息高于理财产品利息,所以,最终银行还是有利可图的。

 

但是,这笔钱又会被企业贷出,企业拿着这笔钱进行投资,资金会流转到其他银行,另一家银行再把对这笔资金贷出,然后再打包成理财产品,一层嵌套一层。

 

只要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比如说当中的一笔贷款逾期了,那整个链条都会出现逾期和违约。

 

嵌套的层数越多,波及的范围就越广。

 

还有资金池和期限错配的问题,这也是造成违约高发的原因。

 

银行为了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不管资金的期限长短,都打包成一个理财产品,把资金都投向了长期标的上面,换取高收益。

 

通过资金不断地滚动,规避短期资金无法投资长期标的困难。

 

一旦出现短期资金滚动不起来了,问题就暴露了,无法用新流入资金替代到期资金,最后资金链断裂,产品出现违约。

理财市场将迎来巨变

 

在这份资管新规里面,上面提到的银行理财的这些问题都被封杀了。

 

以前银行理财保本保收益,很多时候都是拿存款这样的表内资产来垫付表外的理财亏损。

 

这次监管是下了狠心,限制银行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这就意味着,对于打破刚兑不仅仅只是口头约束,而是从实操层面通过封杀业务来打破刚兑。

 

一旦封杀了表内存款垫付表外理财的业务模式,也就意味着保本理财直接消失了。

 

其次,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会缩小。

 

由于表内理财业务是纳入银行存款核算的,这块业务不能开展,也就是银行无法通过这个方式做大资产规模。

 

规模被限制,意味着银行很多业务开展都会受到限制,很多产品都不能再发了,因为达不到发产品的资产规模要求。

 

再次,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会消失。

 

资管新规里面提到,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投资非标资产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

 

简单来说,90天以内的银行理财会逐渐消失,银行也无法通过资金滚动,把短期资金投向长期标的上面。

 

最后,以后的银行理财产品更多的是代销产品。

 

说到底,银行只是一个资金中介,不具备专业的资管能力。

 

银行要想做理财业务,只能自己成立资管子公司发行产品,但是银行目前资管能力毕竟有限,可能更偏向代销基金等专业资管机构的理财产品。

以后怎么理财?

 

其实,理财市场巨变,早在今年7月就已经有预期了。

 

当时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就提到了一个词,回归本源。

 

意思就是原本是干什么的,就应该干什么,不是你能干的事,你就不能干。

 

因为金融业的乱象,把许多东西的属性都改变了,不但衍生巨大的风险,还加深了社会矛盾。

 

现在的金融业,已经膨胀到无法无天的地步了。

 

就拿银行来说,原本就是一个资金中介的角色,背地里却搞各种理财套利,不务正业还积累了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要知道2016年全国GDP也才74.4万亿的水平,而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就已经达到102万亿,这里面有多少资金都是脱实向虚乱加杠杆的。

 

上面的意见是很明确的,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以前那一套都不能玩了,至少要防范市场风险向政府蔓延。

 

所以,不管是监管的表面规定还是监管的深层意图,打破刚兑显然是必然的,不能再抱有国家会为你兜底的思维去理财投资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一直都不看好银行理财,不仅收益鸡肋,而且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安全。

 

现在彻底不保本不保息而且也没有短期产品,这种情况下你还愿意买银行理财吗?

 

更何况,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也要更加小心了,一不小心你买到的都是银行代销的第三方理财产品。

 

这些产品的风险全看资管机构的自身能力,你觉得自己能判断吗?就算是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银行资管能力也不行啊,这种情况下你还愿意买银行理财吗?反正我不愿意。

 

其实,不保本不保息不只是银行理财,所有的理财产品都会是这个趋势,每个人都应该建立风险自担盈亏自负的意识。

 

如果想要找到银行理财的取代产品,继续安心投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其实互联网金融是个不错的选择。

 

面对理财市场即将要来的巨变,更重要的还是自己要学习理财知识,学会判断理财产品的风险。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银行理财不能保本了,你的钱将发生巨大变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给我留言,我们会及时回复大家,最后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网站的支持!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经验或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和观点。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
  • 工商银行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相信工商银行理财也不会差哪,银行理财是购买银行的理财...
    工商银行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相信工商银行理财也不会差哪,银行理财是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从中获取额外的一些收益,银行针对客户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银行只对客户的资金进行管理,我们都知道投资理财都是具备风险性,而银行理财风险是客户和银行共同承担。同时客户在办理工商银行理财时存在一些陷阱。
  • 银行理财产品包括三种收益类型,分别为一是保本收益,二是保本浮动收益,三是非保本浮...
    银行理财产品包括三种收益类型,分别为一是保本收益,二是保本浮动收益,三是非保本浮动收益。一般来讲,同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会包括很多类型,保本收益类型比非保本收益类型的收益低,但它们之间的产品除了保本与非保本之间的差异化还有哪些呢?
  • 白银买卖中想要交易成功,获取赢利就要懂得如何去下单,不同的行情需要不同的交易方式...
    白银买卖中想要交易成功,获取赢利就要懂得如何去下单,不同的行情需要不同的交易方式,每个人也都有着最适合自己的交易方式,交易方式有很多,没有绝对的好坏,对于投资者来说,结合自己自身的特点,找出最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传统的理财方式都是采用银行理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产品的普遍应用...
    传统的理财方式都是采用银行理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产品的普遍应用性,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突显而出,如信用卡理财、基金理财、股票投资等,银行理财产品也被再一次被推上了风浪口,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吗?投资理财就会伴随着风险,只是风险的大小性不一样。如何识别一个产品的风险性大小问题?
  • 银行理财这是我们老百姓最早初就会采用的一种理财方式。但是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只知道我...
    银行理财这是我们老百姓最早初就会采用的一种理财方式。但是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只知道我们的资金存定期的一种理财方式,反正小编我是只知道这些的,今天团贷网也带大家去见识更多的银行理财的不同理财方式。银行理财分为保本理财,自然就有不保本理财即所谓的非保本理财。那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之处呢?
  • 很多人认为“在银行买理财产品就和存款一样,本金和利息都没有风险”,然而也有部分投...
    很多人认为“在银行买理财产品就和存款一样,本金和利息都没有风险”,然而也有部分投资者认为“银行理财都是骗人的”。交行理财师李以恒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曲解了银行理财的含义。
  • 银行大额存单和银行理财产品的区别是什么?哪个好?有一笔大额的资金,很多人可能也会...
    银行大额存单和银行理财产品的区别是什么?哪个好?有一笔大额的资金,很多人可能也会有这些“幸福的烦恼”。下面编者通过对比二者的起点、风险性、流动性和收益率,让投资理财者更好地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 一、流动性:活期储蓄存款流动性强,理财产品流动性相对较差;二、风险:储蓄存款的风...
    一、流动性:活期储蓄存款流动性强,理财产品流动性相对较差;二、风险:储蓄存款的风险较小,理财产品的风险相对较大;三、收益:储蓄存款收益较低,理财产品的收益较高;四、办理流程。
  • 众所周知,银行理财门槛一直都是很高的,很多产品都是五万元起购。然而真的是所有的银...
    众所周知,银行理财门槛一直都是很高的,很多产品都是五万元起购。然而真的是所有的银行理财产品起购门槛都这么高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银行理财最低门槛是多少,1万元是否可以购买?
  • 相信有不少人购买过兴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并且回购的人并不在少数。可对于一些没有接触...
    相信有不少人购买过兴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并且回购的人并不在少数。可对于一些没有接触过兴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人来说,是不敢果断下手购买的。那么,兴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值得购买吗?
尊敬的用户欢迎您
短信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账号
更改注册手机号
尊敬的用户欢迎您
请使用您的账号及密码进行登录
  •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恭喜您,已注册成功!

百信银行资金托管 资金安全全程保障

开通百信银行存管账户
暂不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