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心中,中国的房价似乎一直都在上升,一年比一年高,最难的就是买房了。所以,现在买房子的人基本都是贷款买房,月月还贷,这样不仅每个月压力大,而且弄得自己资金紧张,如果说哪个月遇到突发情况,急用钱,这时候房贷就还不上了,相信不少人都会出现在这种情况吧。那么房贷断供的后果是什么?严重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有关文件是如何规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中就规定:“人民法院对已经依法设定抵押的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居住的房屋,在裁定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后,应当给予被执行人六个月的宽限期。在此期限内,被执行人应当主动腾空房屋,人民法院不得强制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迁出该房屋”,“上述宽限期届满后,被执行人仍未迁出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强制迁出裁定。”
当然,还要解除合同,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如果借款人预期还款达到一定的次数,贷款行就有权解除合同。借款人要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借款人如“停供”,除了需要偿还全部贷款本息、罚息、复利以外,还需支付诉讼费、律师费等全部费用。
不仅如此,如果借款人将房产最为抵押担保的,那么在贷款行屡次催缴情况下,仍不还款,银行可以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价款优先用于偿还贷款本息。如果开发商是借款人的保证人,那么其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而且,这种属于严重违约的行为,一旦自然人发生房贷断供,将进入央行征信系统黑名单,只要房贷不足部分未偿还,将永远无法申请贷款、信用卡等服务。即便贷款不足部分偿还完毕,该不良信用记录仍将伴随其五年时间。在此期间,不良信用记录也将使得该自然人的贷款额度、利率折扣等,都低于无不良信用记录的自然人。
最后,房贷断供还将影响自然人的日常消费生活。2016年9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执法对象包括个人和单位。对于失信个人的惩戒不仅涉及到限制担任企业法人代表或主要管理人员、限制购买不动产等商业活动,还将被限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限制住宿较高星级宾馆酒店、高尔夫球场、旅游度假等消费活动,同时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购买保险、私人离境等家庭或个人行为。与之相匹配的是公安、司法、金融、税务、国土等数十个部门信息共享的天罗地网。可以说,一旦这些规定被金融机构起诉至法院强制执行,断供自然人的日常消费生活将受很大影响,几乎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由此可见,房贷断供的后果有多严重可谓不言而知,大家如果真的按揭满房,就一定要做好按月还款的准备。